热词:珠宝、  结婚、  翡翠


文人画将迎来复兴

2015-06-11来源于:金羊网    编辑:清语


刘斯奋《晨露未晞》


刘斯奋《都市窗口》

近一年来,《收藏周刊》相继展开多次文人画论争,刘斯奋、许钦松、卢延光、陈永锵等著名画家相继参与讨论,引起了广泛关注,成为岭南画坛一个重要的学术现象。

如果把文人画论争放到岭南美术史,将具有怎样的文化意义?又会生发出哪些新的命题?刘斯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同时希望更多人发表见解,不求最终答案,但求愈辩愈明。

“职业画家只盯着画画,不利于出现大师”

收藏周刊:郭莽园曾直言,岭南画派之所以负有盛名,与政治脱不开干系。您如何看?

刘斯奋:有政治的因素,但也不仅是政治的原因。我们应该把岭南画派的崛起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考察。近代以来,中华民族日趋危亡,国人穷究其原因,最终挖到了文化层面。激进之士力持否定。对于传统中国画,不少人提出革新的主张,比如康有为,他说“如守旧不变,则中国画学应遂灭绝”。岭南画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。

收藏周刊:岭南画派主张折中中西,几代人的艺术探索应该如何评价?

刘斯奋:一国的艺术或者文化,吸收外来的东西并不是坏事,应给予鼓励。至于这种探索最终成不成功、如何走向成熟,那就要由历史去验证。在我看来,岭南画派将来不管如何发展,其所提倡的创新精神不会过时,其实践也会从正反两方面向我们提供丰富的启示。如果说,岭南画派崛起的时代,救亡图存是主题的话,那么到了民族全面复兴的今天,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使中国美术在世界画坛重新赢得尊敬。

收藏周刊:具体来说,今天,文人画对于实现您所说的目标能够起到什么作用?刘斯奋:首先,文人画产生之初,是脱离功利的怡情养性,既不能以此去谋取功名,又不能以之去卖钱糊口,这促使文人画家更关注艺术本体的追求,艺术格调也因此往往更阳春白雪。其次,文人画的审美追求是形而上的,讲求“主观”的“妙悟”,而超离了具体的物象与技术的羁绊。艺术家的个性也因此可以充分释放。最后,脱略了形之后,文人画创作更强调节奏与旋律,这需要感情的彻底投入,而情感是艺术的生命。我主张振兴文人画,也只不过是借文人画倡导弘扬这三种艺术精神。现在有些人反对提文人画,但应该不会反对这三种精神。

收藏周刊:当今社会分工细密,画家的职业化是普遍的现象,这会不会制约文人画的复兴?

刘斯奋:现在分工细密,许多画家往往只盯着画画,而忽视其他方面的修养,这对于文人画的复兴无疑是不利的。其实又何止文人画?对一切绘画的发展都不利。在这种情况下,大师的出现只是一句空话。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,必将开启一个造就“通才”的时代。到那时,许多现在的“专业”又会回到“业余”的状态,对精神和个性的追求,又将成为艺术的至高标准。

“徐蒋体系不会消亡,会作为一个流派存在下去”

收藏周刊:2003年,您刚接任广东画院院长一职,便倡导画家“补文化课”,这在全国成为一桩新鲜事。您当时为何提出这一倡导?对于您的倡导,当时广东画院画家的反响如何?

刘斯奋:美术史早已揭示了一条真理——画画,最终还是画修养。艺术要取得突破,关键要在审美素质与文化修养上来一次大提升。而画家都不缺技术,唯一缺的是文化、大智慧!这一提议在画院内部引起了不小的反响,也引起了全国其他画院的注意。当然,画院内不以为然、不服气的画家也不少。话又说回来,目前很多中青年画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了,比如黄唯理、刘思东、林蓝、崔跃等。这是一个好现象,我们对此应该乐观。

收藏周刊:画家不太重视提升文化修养,可能与美院教学有关。杨之光也曾坦言,目前美院的确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。而郭莽园也曾指出,美院之所以忽视学生诗书画印综合实力的培养,是因为徐蒋美术体系统治了一切。您如何看待他的观点?

刘斯奋:也不能这么说。美院出现今天这种状况,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。其实徐蒋二人的文化修养都不低。在我看来,素描写生这一美术训练体系今后还会作为一个教学流派而长期存在。当然,它也要变,而且必然会变。同时传统的、其他的研习方式也会兴起,与之并存,从而形成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的局面。

有人说广东是“文化沙漠”这种观点完全落伍

收藏周刊:近年来兴起国学热等文化复古思潮,甚至一些中小学生会穿上汉服,诵读典籍。您如何看这样的现象?

刘斯奋:历史表明,许多社会大动乱之后都会有一股文化复古思潮。比如唐代的古文运动、明代的诗歌复古思潮。文脉由动乱中断,后人模仿前人,将文脉承接、延续下去是积极的事情。我们的文化经过“文革”,气脉又一次被斩断了,承接的必要毋庸讳言。但是,对于传统文化,不能完全复制,一味摹仿,就成了假懂。对于国学热,也不必大惊小怪,有一部分人感兴趣,去促进一下风气不是坏事。

收藏周刊:现在,广东在号召建设文化强省。而在北方学者看来,广东文化缺少厚度。您如何评价这样的观点?

刘斯奋:现在还有人说广东是“文化沙漠”,这个观点是完全落伍的。在我看来,古代文化在中原,可分为精英与民间两种;而广东文化是近代文明,在精英与民间之外又多了一个文化产业。据统计,广东文化产业份额占到了全国的5%,这是非常厉害的。我敢说,广东美术的亮点也许在动漫。

收藏周刊:广东的文化产业是强项,但艺术品市场却异常低迷。今年广东春拍总成交额仅6.7亿元,仅是全国的2.4%。对于这样一个尴尬的数字,您怎么看?

刘斯奋:广东艺术市场低迷,主要还是人们消费习惯的问题。相比于上海人讲面子,广东人爱吃,注重肚皮的享受,不喜欢戴花,喜欢吃烧鹅。(笑)要改变这一现状,就需要媒体启发大家喜爱艺术,欣赏艺术,收藏艺术。

收藏周刊:但全国各地艺术品市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泡沫现象,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

刘斯奋:这主要是资本炒作与送礼文化影响的。你看市场上,关山月、黎雄才比高剑父、高奇峰、陈树人的价格还高,难道因为“关黎”的艺术成就比“二高一陈”高吗?这只不过是一些人手上有“关黎”的作品,而缺少“二高一陈”的作品,就大肆炒作,把价格抬高。一些艺术家的成绩被吹得天花乱坠,但终归要被历史淘汰掉。真正的大师是一般不会在当时就被大家看清的,能让大家看清楚,那就不是大师了,因为大师的思维是超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