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词:珠宝、  结婚、  翡翠


国内民营美术馆的崎岖发展之路

2015-01-04来源于:顶层编辑:岚枫

国内民营美术馆的发展历史,简单说来就是找钱的历史,是理想与生存抗争的历史,更是商业与艺术博弈的历史。从最初的纷纷落成,相继倒下,再到卷土重来,带着一股倔强与锐气,民营美术馆已然成长为艺术圈里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。


黄胄创办的炎黄美术馆

文许多年来,它们宛如幽灵,游荡在体制之外,在非正规的环境中“野蛮”成长,明明做的是推广文化、造福百姓的好事,政府竟没有赋予它们一个合理的法律地位:算是民营?私立?还是民办?从诞生之日起,注定踉跄前行的它们,几经波折,如今已然颇具规模,林立在国内大大小小的城市之中,成为你我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,它们就是民营美术馆。

20年前,画家黄胄为了实现与公众分享艺术的个人理想,毅然创办了炎黄艺术馆。开馆后,这家机构筚路蓝缕,步履维艰,直至债务累累,07年不得不与民生银行达成捐助托管合作协议,才勉强存活下来。黄老以一人之力开启了中国民营美术馆的时代,但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,对于机构而言,钞票比理想更实用。

10年前,沈阳东宇、天津泰达、成都上河,开启了民营美术馆的第一波建设热潮。从开张时的锋芒毕露,誓与公立美术馆分庭抗礼,到一年后的沉默失声、碌碌无为,再到两年后关门走人,无疑向世人揭示了“花钱需谨慎,少碰美术馆”的道理,做美术馆可是个长期砸钱的活,对企业的资金链有着很高的要求,以为投点钱、盖点楼、雇点人、摆点画、办点展,做一锤子买卖,后继投资乏力,必难以成行。

5年前,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井喷行情,拉开了各种力量在艺术圈内疯狂扩张的序幕,形成了以大企业集团投建民营美术馆的新局面:南京四方、北京今日、上海证大、上海MOCA等一批新生美术馆的出现或转型,预示着民营美术馆迎来了新一波的建设热潮。与以往相比,这些美术馆拥有强大的“靠山”,明确的身份定位,成熟的运营手段,无论在理念还是风格上,呈现异于公立美术馆的活力与态度。可以说,民营美术馆步入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期。

3年前,遍及全球的金融海啸,依然没有浇熄民营美术馆的兴建热情,长沙美庐、苏州本色等美术馆相继开馆。如今,国外基金和金融机构也不甘寂寞,大举进入与地产商渊源颇深的美术馆圈子里“跑马圈地”,上海外滩美术馆、民生现代美术馆以及可能出现的北京泰康美术馆,都是这一现状的真实写照。


经营得比较成功的今日美术馆

民营美术馆已然成长为艺术圈里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,它们各自秉持独特的办馆理念,挑战着传统美术馆的建设和评价标准,冲击着原有的体制、格局,努力开辟着属于自己的新天地。

诚然,民营美术馆有很多方面不完善,似乎什么机构都能、也都敢叫美术馆。需知,国际意义上的博物馆,包括收藏、学术展览、公共教育三大基本功能,至少得具备非盈利组织的身份,国内对此有着一个特定称谓“民办非企业单位”。如果以之为衡量标准,会悲哀的发现,国内多数民营美术馆只能算是“挂羊头卖狗肉”之所,甚至“李鬼”多于“李逵”。

但中国的情况不能搞“一刀切”,考虑到政府效率,会存在新开美术馆申请“民办非企业单位”尚未批复的情况,或者出于这样那样的顾虑顶着“企业”名头,却行着“美术馆”之实的存在。

如果说地产商对美术馆情有独钟,有标榜品位、拉高地价之嫌,而金融机构的介入往往又与艺术基金挂钩,这些常见的“艺术阴谋”针对都是高端人群,与百姓并无冲突,与其瞎琢磨,倒不如关心菜价来的实在;其次,毕竟顶着美术馆头衔,总得活动、做展,客观上为公众提供更多选择;再者,美术馆大都环境清雅,远离闹市喧嚣。得闲之日,三五知己、结伴而行、看看作品、听听讲座、让紧绷的灵魂稍稍放松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